导 读
★ 工作动态
《北京地方志》“燕京八绝历史文化专辑”出刊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志》评审会召开
密云区完成雍正《密云县志》纸质文献数字化
★ 史志宣传
密云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密云地区抗日斗争史
延庆区推出“延庆博士的一堂课”活动
延庆区城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工作动态
《北京地方志》“燕京八绝历史文化专辑”出刊
近日,《北京地方志》2025年第2期“燕京八绝历史文化专辑”出刊,旨在深入挖掘、展现燕京八绝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燕京八绝作为明清宫廷工艺的集大成者,宛如八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皇冠之上。本期共刊文9篇,配图86幅,文章内容涉及燕京八绝保护传承路径探索、金漆镶嵌大师作品创作历程记录、花丝镶嵌传承保护及艺术作品分析、景泰蓝纹饰的题材分类及审美特征、牙雕艺术的匠心鉴赏、玉雕错金银技艺的传奇展示、雕漆的千文万华之美、京绣传承人的成长之路、北京宫毯的发展脉络及宫毯世家的三代传承等,全面展现北京燕京八绝各项技艺的历史文化传承及其时代意义等。(刊物编辑部)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志》(以下简称《和平街街道志》)评审会召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副主任崔震,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恒彬等到会指导评审,朝阳区地方志办副主任洪华,和平街街道党委副书记王微参加评审会。《和平街街道志》上限为1956年,下限至2010年,全书约35万字,由序、凡例、地图、彩页、概述、大事记、正文、附录、参考文献、后记10个部分组成。专家分别对志稿进行逐章评审,认为该志指导思想正确、符合应用科学、编目设置合理、资料丰富、内容详实,意识形态方面把控较好,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了和平街街道近6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评审专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在内容重复交叉、图片说明、表格不规范、城市街区特点记述不突出、行文总结性语言较多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下一步,编辑部将逐条梳理并消化评审专家的意见,举一反三对志稿进行修改完善,力争编纂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志。(朝阳区志办)

密云区完成雍正《密云县志》纸质文献数字化
近日,密云区地方志办完成雍正《密云县志》数字化扫描工作,使雍正《密云县志》纸质文献实现数字化。至此,密云历史上八部县志全部实现数字化。雍正元年(1723)刻本《密云县志》由薛天培修、陈弘谟纂,正文共六卷。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有藏。该志搜集材料较多,立目亦细,既补前志之失,又延事记详。较前志的突出特点是收录有清代皇帝巡幸密云和明代密云边防有关资料。该志数字化后将为全社会研究密云历史、文化、文物等提供重要史料依据。(密云区地方志办)
丰台区委党史办推出“抗日烽火映丰台”专题片
近日,丰台区委党史办联合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北京广播电视台、宛平文史馆精心策划并推出了“抗日烽火映丰台”专题片,在北京广播电视台《这里是北京》平台上线。该片旨在通过生动鲜活的影像资料,深度挖掘和展示丰台地区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和珍贵历史,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岁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该片内容丰富,不仅有对卢沟桥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详细还原,重现了当年宛平城头的浴血抗争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切身感受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山河而奋勇拼搏的坚定决心;还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抗战故事,展现了丰台百姓在民族危亡时刻,磨大刀、送干粮、抬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抗战的感人画面,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在制作上,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照片以及情景再现等形式,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丰台地区抗战历史。(丰台区委党史办)
延庆区推出“延庆博士的一堂课”活动
近日,延庆区档案史志馆联合区委组织部、区融媒体中心等10余家单位,精心推出“延庆博士的一堂课”活动,邀请11位在延庆工作的博士,围绕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等内容进行授课,为公众带来精彩讲座与思想碰撞。首讲邀请延庆长城管理处的清华大学博士农丽媚,为广大市民讲述长城保护、发展与文化传承。延庆作为首都长城资源的富集地,所蕴含的资源是挖掘长城精神内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载体。讲座中,农博士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长城构造与功能,包括城墙、敌台、关隘等主体部分,以及烽火台、城堡等附属设施,并通过详实数据展示延庆长城作为京畿屏障的历史地位,还分享了自身参与长城保护的实际案例,如修缮工程和研学项目。除此之外,通过“李闯王过石峡”等生动故事,阐释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文化内涵,整场讲座既有学术深度,又富有趣味性,使听众对长城保护与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延庆区档案史志馆)
延庆区城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2025年7月16日,延庆区城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对外服务。该中心是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的文化惠民工程,在区委宣传部、区档案史志馆等部门指导下,历时半年精心筹备建设,于2025年初基本完成并投入试运行。中心立足档案史志工作实际,通过活化档案资源、创新服务形式,整合区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集展览展示、教育培训、文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目前,中心主要承办三类服务内容:一是依托馆藏档案资源举办专题展览;二是开设多功能阅读场景,聚力打造南城居民夜间自习集聚地;三是举办“兰台汇智 延脉传承”“新时代文明大讲堂”等系列文化讲座。(延庆区档案史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