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党史地方志工作信息(2025.9.16—9.30)
作者:宣教处 | 时间:2025-10-09 11:01
       

                                                           导  读

 ★  工作动态


《北京党史》2025年第5期出刊
《北京地方志》2025年第3期出版
大兴区平南红色文化研讨会召开
西城区史志办调研《牛街街道志》编纂工作
“中国名村志·《草桥村志》”终审会召开
京冀六区县(市)平南红色文化座谈会召开
大兴区史志办组织全区史志撰稿人员赴北京市方志馆参观学习 
怀柔区召开《2025年怀柔区防汛救灾工作纪实》编写工作部署会


  史志宣传


东城区“红色记忆”党史宣讲团宣讲活动持续升温
西城史志助力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暨西城区第十四届社科普及周

丰台区创新推出“宛平记忆”音乐礼盒

顺义区史志办赴区图书馆建设“史志北京阅读空间”
“遂成都会”延庆州城文化展开展
延庆区档案史志馆举办史志文化进社区活动暨世园村东社区“史志阅读驿站”建成仪式 


  成果园地


西城区史志办编写完成《抗战中的西城——史料图册》
“昌平红色村史图录”系列首部图书《星火闪耀狼儿峪》完成印制
昌平区推出《昌平百年文丛》系列丛书

工作动态


                                            《北京党史》2025年第5期出刊

近日,《北京党史》2025年第5期出刊。本期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究专刊,设置“本刊专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究综述”“口述历史”栏目,发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试析北平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青年学生到“三八式”干部:一二九运动后北平的抗日救亡运动与干部成长》《全民族抗战时期平郊农村党支部的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与历史贡献》《北平抗战史研究10年述要(2015—2024)》《我的抗战记忆》等论文和文章,全面展示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诗,多角度呈现中国共产党对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贡献。(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  刊物编辑部)


                                             



《北京地方志2025年第3期出版

近日,《北京地方志》2025年第3期出。本期共设置“专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影像图志”“风物揽胜”4个栏目,收录文章11篇,约9.5万字。文章主题涉及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前夕历史风云,文物中的七七抗战记忆,战火中北平文物文献的保护,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及对日寇的英勇斗争以及北平抗战遗址遗迹等多个方面,全面呈现了北平抗战历史的丰富图景。(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  刊物编辑部)


                                      


大兴区平南红色文化研讨会召开

2025年9月27日,大兴区平南红色文化研讨会在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召开。北京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杜飞进,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李艳杰,大兴区委书记初军威等中央、市、区相关领导出席。廊坊、保定、固安、丰台等涉及平南相关地区党史部门负责人,革命先辈后代、专家学者及区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研讨会采用“主旨演讲+交流发言”的形式展开。中央、市、区相关领导先后致辞,强调传承平南红色文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激励当代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主旨演讲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平南红色文化繁荣发展”“北京红色文化视野下的平南”“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共同弘扬红色文化”等主题进行深入阐述,为平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指引。交流发言阶段,党史部门代表提议建立区域红色史料共享机制,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平南红色资源;革命先辈后代讲述先辈们坚守抗争的细节故事,让历史更加鲜活可感;专家学者分享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经验,为红色资源活化提供新视角。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更是京津冀跨区域联动传承红色基因的创新实践。(大兴区史志办)   

                     

西城区史志办调研《牛街街道志》编纂工作

 近日,西城区史志办主要领导带队赴牛街街道调研街道志编纂工作。街道班子成员及街道志编辑部成员参加调研。座谈会上,街道志编辑部负责同志介绍了自2024年5月底启动会以来工作开展情况。一年多来,编辑部全面摸排档案资料,系统推进资料收集整理,初步形成100余万字的资料长编。与会人员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如资料内容分布不均衡、部分资料同质现象突出、重点领域资料缺失等进行研讨交流。西城区史志办对编辑部现阶段工作成果予以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保质量促进度,尽早实现从资料长编到初稿的转段;二要坚持“开门修志”,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广泛吸纳街道工作人员参与,把修志过程转化为了解街情、宣传街情的平台,增强对牛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要严把意识形态关,牛街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志书编纂涉及民族、宗教、历史等多方面内容,及时请民宗委等部门指导支持;确保编纂出一部彰显牛街特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志。(西城区史志办)


中国名村志·《草桥志》”终审会召开

近日,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在北京市方志馆召开北京市“中国名村志·《草桥村志》”终审会。该书编纂工作始于2023年8月,历经拟定篇目、收集资料、撰写初稿和多轮审核等环节,现已进入北京市终审阶段。评审专家对终审稿进行全面评议,并就进一步优化相关内容、规范体例、突出特色提出建议。下一步,编辑部将根据专家意见对书稿进行修改完善。(丰台区史志办)

                                    


京冀六区县(市)平南红色文化座谈会召开 

2025年9月27日抗战平南 烽火前哨”——2025年平南红色文化研讨会闭幕后,来自京冀两地丰台、房山、廊坊、涿州等六区县(市)的党史研究部门负责人、基层文化工作者等接续召开平南红色文化座谈会。会议围绕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传承创新及区域协同发展展开研讨。六区县(市)代表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特色畅所欲言,聚焦协同发展提出多项务实建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提出涵盖六区县(市)革命遗址、英烈事迹、文献史料等共享的核心内容,可联合梳理永定河沿岸抗战遗址脉络,串联房山红色教育基地与涿州烈士陵园等重点点位;研究阐释深化方面,建议组建跨区域研究、开展联合攻关,吸纳三地学者参与,可形成有分量的研究专著;活化利用创新方面,提议联合开发吸引专业人才参与包括平南红色文化在内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推动革命史料的抢救性挖掘与整理。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平南红色文化是京冀地域相连、文脉相通的重要见证。此次座谈进一步明确了六区县(市)协同发展的方向,后续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资源共享、研究共促、品牌共塑,让烽火岁月中凝结的红色基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持续焕发新活力。(大兴区史志办)


大兴区史志办组织全区史志撰稿人员赴北京市方志馆参观学习

近日,大兴区史志办组织全区承编单位史志撰稿人员赴北京市方志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首先,大家聆听了党史专家主讲的“家门口的抗战印记——北平抗战遗址寻踪”专题讲座,系统梳理了北京地区的抗战历史脉络,对北京地区抗战历史有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认识,为挖掘区域红色历史,记录和保护本地抗战文化遗产提供重要线索和专业指导。随后,大家参观了“北京地情展”和“志说一城三带”“年鉴北京”“方志北京”三个主题展览。系统了解北京悠久深厚的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轨迹,切实感受方志文化“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价值与独特魅力。此次参观学习是一次开阔眼界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激发工作热情、明确努力方向的充电之旅。区史志办将继续搭建形式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持续推动全区史志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奋力开创大兴史志事业新局面。(大兴区史志办) 

                    


怀柔区召开《2025年怀柔区防汛救灾工作纪实》编写工作部署会

近日,怀柔区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召开《2025年怀柔区防汛救灾工作纪实》编写工作部署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敏华出席会议。区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围绕编写方案作详细说明,16家参会单位简要介绍负责工作,并就资料采集和报送、口述史采访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刘敏华要求,一是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工作纪实的历史价值,把握最佳窗口期;二是提升方法,树立系统思维、纪实思维和一线思维;三是精心组织,提高工作纪实的编写质量,健全责任机制、加强人员组织、强化工作协同。刘敏华强调,各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记录好区委带领各级党组织应对海河流域“25·7”区域性大洪水的经验和做法,更好发挥存史、资政、育人职能。(怀柔区委党史研究室)


                                                                 史志宣传

东城区“红色记忆”党史宣讲团宣讲活动持续升温

近日,东城区委党史办“红色记忆”党史宣讲团开展了两场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宣讲活动,有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9月23日,“红色记忆”党史宣讲团带领民盟东城区委部分盟员寻访青年毛泽东旧居,沿着三眼井胡同、大学夹道和北大二院一路探访伟人的红色足迹。宣讲团围绕“寻求真理、真爱、真本领”详细讲述了青年毛泽东在东城探寻救国真理并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心路历程,使盟员们对早期共产主义者在京的革命探索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坚定了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决心。 9月25日,红色记忆党史宣讲团走进东华门街道,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班成员及基层党务工作者讲授《伟大建党精神的北京渊源》专题课程,深入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在北京这片红色沃土的孕育与发源,进一步引导基层党务工作者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实质,提升履职能力。 

东城区委党史办以“红色记忆”党史宣讲团为依托,积极拓展宣讲覆盖面,受众从社区群众、党员干部延伸到统一战线成员。同时,宣讲团不断创新宣讲形式,着力开拓情景式教学,打造“行走的党史课堂”。(东城区委党史办)

                                               


西城史志助力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暨西城区第十四届社科普及周

近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西城区委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暨西城区第十四届社科普及周”正式启动。西城区史志办积极借助社科平台,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职能作用,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史志文化宣教活动。现场为市民讲解《抗战中的西城》主题巡展,赠送 《抗战中的西城》史料图册等书籍,生动展现西城地区的抗日斗争历史,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辖区红色文化。同时,还向市民赠送了“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主题杯垫,引导他们加强对“西城史志”公众号的关注,进一步扩大西城党史、地方志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西城区史志办)


丰台区创新推出“宛平记忆”音乐礼盒 

近日,丰台区宛平文史馆深度融合区域文化资源,精心遴选《卢沟谣》《宛平城》《卢沟晓月》《卢沟古桥渡春秋》《月下等你回故乡》五首以宛平城、卢沟桥为主题创作的原创歌曲,制作成集歌单与播放器于一体的“宛平记忆”主题音乐礼盒,正式作为“丰台礼物”面向公众推出。礼盒内容紧扣丰台文化地标与历史脉络,歌曲从不同角度抒写了卢沟桥的八百多年风霜、宛平城的厚重积淀以及“卢沟晓月”的隽永意境,彰显艺术感染力与历史感染力。该产品设计精巧、便于携带,兼具纪念性、欣赏性与实用性,是宣传丰台文化、展示宛平形象的重要载体。(丰台区史志办)

                                                  

 

顺义区史志办赴区图书馆建设“史志北京阅读空间

近日,顺义区史志办开展史志图书“七进”活动,在区图书馆一层大厅建设“史志北京阅读空间图书角区史志办精心挑选《北京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北京历史丛书》《北平抗日斗争历史丛书》《我们的记忆·顺义抗战史话》等史志书籍共计200余册,用于阅读空间建设,建成后的“史志北京阅读空间不仅丰富了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有效推进史志文化传承。同时,借助图书馆这一平台,吸引更多人阅读史志书籍,了解本地人文地情,传承地方文化,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顺义区史志办)


“遂成都会”延庆州城文化展开展

近日,由延庆区儒林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牵头布展,区档案史志馆指导的“遂成都会”延庆州城文化展开展。区档案史志馆全程指导展览大纲,深入挖掘并梳理儒林街道的千年文脉,精选延庆州城、冠山书院、灵照寺等代表性文化地标的历史,提供珍贵的文献资料,数次审核修改展览文稿和小样。该展览是档案史志馆发挥部门职能,贯彻开放办档案史志的生动案例,为推动文化街区建设,助力社区治理,积极践行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贡献了专业力量。(延庆区档案史志馆)


延庆区档案史志馆举办史志文化进社区活动

暨世园村东社区“史志阅读驿站”建成仪式

近日,延庆区档案史志馆与百泉街道共同举办史志文化进社区活动,并正式启用世园村东社区“史志阅读驿站”。档案史志馆向社区捐赠60余册馆藏史志类图书,用于驿站建设。双方就进一步推动史志文化融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助力辖区内城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延庆区档案史志馆)

                               

                                                              成果园地

西城区史志办编写完成《抗战中的西城——史料图册》

近日,西城区史志办深入挖掘史料,反复核准史实,编写完成《抗战中的西城——史料图册》,为全区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提供生动教材。图册以回顾历史为基础,收录近200张照片,按照时间脉络、层层递进,努力还原历史原貌与细节,生动展示西城地区抗日斗争历史。图册以凝聚力量为重点,力求把抗战故事与区域特色融为一体,让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在现实中触摸鲜活历史,从先烈们留下的印记中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图册以传承精神为根本,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准确概括抗战精神深刻内涵,以及举行胜利日大阅兵的历史,并展示了西城区为纪念抗战胜利组织开展的书籍出版、主题巡展、视频展播、专题讲座、文化活动、老兵讲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西城区史志办)


“昌平红色村史图录”系列首部图书《星火闪耀狼儿峪》完成印制

近日,由昌平区委党史办编纂的“昌平红色村史图录”系列首部图书《星火闪耀狼儿峪》完成印制。全书总计2万字、配图200余张,重点围绕地情(千年涧壑、深谷层峦)、史情(红脉赓续、正气长歌)、现情(承前继往、向史而新),较为系统地呈现了狼儿峪地区的历史沿革、红色传承、发展变迁等。该书是昌平区委党史办讲好村落红色故事、山乡发展故事,助力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党建所做的有益尝试。(昌平区委党史) 

                        


昌平区推出《昌平百年文丛》系列丛书  

在昌平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建立百年华诞之际,昌平区委党史办以“红色昌平,百年风华”为主题,系统梳理区域红色资源,编纂推出《昌平百年文丛》系列丛书。近日,《昌平红色年轮(1921-2012)》《昌平红韵——从烽火到新生的100个故事》《初心之地——昌平红色地标巡礼》作为丛书首批成果,正式印制完成。丛书共约45万字,配图650余张,旨在系统呈现昌平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历程,为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提供扎实本土教材,向昌平党组织百年华诞献礼。在内容设计上,三部图书各有侧重、相互衔接。《昌平红色年轮(1921—2012)》以编年结合纪事的方式,梳理重要事件与发展脉络;《昌平红韵》通过100个典型故事展现革命与奋斗历程;《初心之地》则聚焦红色遗址,为实地寻访提供参考。该丛书的出版,不仅是对昌平红色历史的有效梳理与保存,也将为今后全区开展相关教育宣传、赓续红色文脉提供有益参考和持续助力。(昌平区委党史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