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的顶层设计看邓小平与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
作者:陈志楣 李自华 | 时间:2022-05-21 14:03

“确实是障碍重重,这个障碍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邓小平针对各种思想情绪,在各种重要场合反复做解释和说服工作,推动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建立。陈云、叶剑英等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也认识到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为建立离退休度的积极支持者。        

邓小平在各种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建立离退休制度对选拔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至关重要性。1979 年 7 月 29 日,邓小平在青岛接见海军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全体人员时说:“庙只有那么大,菩萨只能要那么多,老的不退出来,新的进不去,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将来要建立退休制度。”同年 10 月,邓小平在省市自治区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指出:“组织路线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被按住了。与此相关联的,在人事制度方面,可以考虑把退休制度建立起来。......把退休人员的问题处理好,便于我们选拔人才。”11 月,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他又指出:重要的是建立退休制度,“不建立这个制度,我们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以及青年人上不来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有了退休制度,对各个部门、各级职务的干部的退休年龄有了明白规定,就可以使人人都知道自己到哪一年该退休。”他强调,建立干部退休制度的工作很迫切,到了解决的时候了,“这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朝气蓬勃的一个大问题”。        

与此同时,叶剑英也注意到干部队伍老化的问题,提出要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制度。1978 年 12 月 13 日,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这些老干部、老同志,“现在,年岁都很大了。自然规律是违背不了的。革命事业总要后继有人。要造就和培养一大批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是摆在我们全党全国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1979 年 9月 29 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0 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目前我们的干部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不利于干部队伍的逐步年轻化和专业化,而且往往造成许多人才的埋没和浪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        

    

①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13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93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97、226 页。         

④ 《叶剑英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96 页。


相关推荐